app专项测试是针对移动应用(APP)特定功能、性能、安全性等某一专项领域进行的深入测试,旨在发现该领域的潜在问题,确保 APP 在关键维度上的质量。

那现在来看一看常见app专项测试类型及测试要点是哪些?
1. 功能专项测试
聚焦 APP 核心功能模块的完整性、正确性和逻辑合理性,避免功能缺陷影响用户体验。
测试要点:
核心功能覆盖:如电商 APP 的 “下单 - 支付 - 物流跟踪” 全流程、社交 APP 的 “聊天 - 朋友圈发布 - 私信” 功能链。
边界条件验证:输入超长字符、特殊符号(如 emoji、空格)、网络中断后重试等场景下的功能稳定性。
兼容性功能:不同系统版本(如 iOS 16 vs iOS 17、Android 13 vs Android 14)、不同机型(如折叠屏、全面屏)中功能是否一致。
权限相关功能:如调用相机、定位权限被拒绝后,APP 是否优雅降级(如提示 “请开启权限以使用该功能”)。
2. 性能专项测试
评估 APP 在响应速度、资源占用、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,避免卡顿、崩溃等问题。
关键指标及测试点:
启动性能:冷启动(首次打开)、热启动(后台唤醒)时间,要求 Android 通常≤3 秒,iOS≤2 秒(不同场景标准不同)。
内存占用:是否存在内存泄漏(如长时间使用后内存持续上涨导致崩溃)、后台运行时内存占用是否过高。
CPU 占用:高负载场景(如视频播放、游戏渲染)下 CPU 使用率是否过高(一般建议峰值≤80%),避免手机发烫。
流畅度:滑动页面、切换动画的帧率(FPS),要求≥30FPS(流畅需≥60FPS),无明显掉帧。
网络性能:弱网(2G、3G)、断网、网络切换(WiFi 切 4G)时的加载速度、数据同步稳定性,是否有超时提示。
电量消耗:后台运行、高频操作(如刷短视频)时的耗电量,避免 “耗电过快” 问题。
3. 兼容性专项测试
确保 APP 在不同设备、系统、屏幕尺寸上的显示和功能一致性。
测试范围:
设备:主流品牌(华为、苹果、小米、OPPO 等)、不同价位机型(旗舰机、中端机、入门机)、特殊机型(折叠屏、平板)。
系统:iOS(不同版本)、Android(不同版本及定制系统如 MIUI、HarmonyOS)。
屏幕:分辨率(如 720P、1080P、2K)、屏幕比例(16:9、18:9、折叠态 / 展开态)。
测试要点:界面布局错乱(如按钮重叠、文字截断)、功能失效(如某些机型无法点击按钮)、适配问题(如折叠屏展开后内容未铺满)。
4. 安全专项测试
防范数据泄露、恶意攻击等风险,尤其涉及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的 APP。
测试要点:
数据安全:用户密码是否明文存储(应加密)、敏感信息(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)传输是否加密(如 HTTPS)、本地缓存是否可被轻易获取。
权限滥用:是否过度申请权限(如非地图类 APP 申请定位权限)、权限关闭后是否正常运行。
漏洞防护:是否存在 SQL 注入、XSS 跨站脚本攻击漏洞,是否能抵御恶意代码注入(如通过 URL Scheme 攻击)。
支付安全:支付流程是否有防篡改机制(如签名验证)、是否支持指纹 / 人脸等安全验证方式。
5. 用户体验(UX)专项测试
从用户视角评估 APP 的易用性、交互逻辑和视觉体验,提升用户留存率。
测试要点:
交互逻辑:操作流程是否简洁(如注册步骤是否过多)、返回键 / 手势操作是否符合用户习惯(如 Android 的返回键与 iOS 的侧滑返回)。
提示信息:错误提示是否清晰(如 “密码错误” 而非 “系统异常”)、加载状态是否有反馈(如进度条)。
视觉适配:字体大小是否适中、颜色对比度是否符合无障碍标准(如弱视用户可见)、夜间模式是否适配。
6. 接口专项测试
验证 APP 与后端服务器接口的通信正确性、稳定性和安全性,避免因接口问题导致功能异常。
测试要点:
接口功能:请求参数是否正确解析、返回数据格式是否符合文档(如 JSON 字段是否缺失)、异常状态码(如 404、500)是否处理得当。
接口性能:高并发下的响应时间(如秒杀活动时接口是否超时)、接口调用失败后的重试机制是否合理。
接口安全:是否存在越权访问(如通过修改用户 ID 查看他人数据)、接口签名是否有效防篡改。